媒体给出的信息似乎是愿意读书的人总是那么少
媒体报道的书店似乎总是经营比较困难
但是
注意,但是——
你有没有发现,书店却是越来越多!
这里边有一个可能媒体“被骗”的信息
其实
开书店是赚钱的
更有可能的情形是
开书店是很赚钱的!
至于到底有多赚钱?
只有开书店的人能够告诉你!
我之所以说开书店是个赚钱的事情
因为
1、很多人听说书店赔钱所以不敢开书店
2、因为很多人怕赔钱不敢开书店所以开书店的都赚钱了
3、这些年在北京开书店有补贴(虽然具有的每家书店获得的补贴金额不同,但是,按照投入的资金来看,极有可能那补贴可以让书店的利润达到超过社会投资的平均利润,甚至超过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的投资回报率——如果一家书店的补贴是30万的话,这家书店的投入会超过300万吗?好像不会)
2020年2月29日下午,北京青年报记者从2020年北京实体书店扶持政策解读会上获悉: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之下,北京市欲拿出1亿元扶持资金来帮助实体书店渡过难关。

其实
我本来是想写另外一个话题
是谁在“阻碍”阅读社会的形成
从前,互联网“发达”之前,本来,报纸和出版社的日子都还蛮不错的
但是,互联网“发达”之后,忽然,好像读书的人越来越少
读书的人到底是少了还是多了?
这个有专业的调查公司调查。
但是
如果比照社会大众的平均受教育水平的提升,读书的人显然应该是越来越多
例如,现在每年80%以上的高中生成为大学生,难道,这些孩子成为大学生以后就不读书了,就开始只打游戏只玩视频了?显然不会。
例如,现在每年毕业的大学生包括硕士博士海龟接近1000万的级别,难道这些毕业生工作以后就不读书了
例如,现在中小学生的家长包括幼儿园的家长都开始读绘本中小学生的家长都鼓励孩子读书
结论是
媒体是个晕晕乎乎的一帮家伙
为了博取眼球
媒体们包括传统媒体和自媒体们往往喜欢发表一些书店难于经营的文章,这样一来可以博取读者的同情和眼泪,还显得自己作为媒体具有关爱弱势群体的“正义感”
结论是
媒体是“妨碍”阅读社会形成的“无良群体”
我之所以这么说
并不是说媒体真的很坏
我是突然想到
好像媒体只是犯了一个小错
一个无意识的传播错误
在无意中“加强”了社会公众对阅读的错误认知
显然的逻辑是
如果开书店是赔钱的——那么开书店这个行为就是受人鄙视的——那么在书店里读书的人也不显得高大上
在资本市场上
也从来不会出现“开书店的概念”,不会有上市公司因为投资书店而引发涨停——为什么?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书店是个赔钱货“”在媒体的推动下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另外一方面
媒体对书籍的报道乏善可陈
媒体愿意去报道一个一不小心摔了一跤或者24小时直播睡觉的“网红”也不愿意去报道一本新书或者一本旧书的作者,为什么?因为一本书的作者很少能够给到媒体钱,而媒体没有收入是当然不会去报道一个“作者”的。
但问题是——
报道一个24小时不睡觉的作者和一个写了24万字的作者,对于社会来说到底哪个更有价值一些?
当然,媒体还是要赚钱的
但问题是,媒体依靠报道网红显然也赚不到钱了
给传统媒体和自媒体们一个建议
与其追逐报道拉面哥的拉面几块钱
不如深度挖掘一下拉面哥家里到底有没有书
或者深度报道一下拉面哥一个村里一个镇上的读书人
以上纯属扯淡
其实
古往今来
那些真正愿意坐下来读书的人
从来没有因为村头多了个唱戏的戏班子
从来没有因为家里多了个唱歌的收音机
从来没有因为单位多了台演戏的电视机
从来没有因为手上多了台高校的大哥大
而放弃阅读
那些把不读书怪罪为社会上的新鲜事物的人
其实
社会上没什么新鲜事发生的时候
TA就是坐在炕上发呆站在河边看鸳鸯戏水
也绝不会走进书店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xoh.com/19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