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综网红年入千万?他们配吗?】
这些钱是从哪来的?
在平台下单付款的是商家,而商家是追求利润的,只有相信能够获取更多回报,商家才会愿意在网红身上投入高昂的推广费。
最终是网红的粉丝们作为推广的主要目标客户买了单。
说到底,网红挣的就是粉丝的钱。
这些钱为什么不拿去搞科研?
诚然,那些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工作者理应享受更好的待遇。
但网红的收入与科技工作者的收入不处在同一个分配系统。
直接将网红的合法收入划给科研项目或者科技工作者是不可能的。
因为网红的收入本质上是由粉丝日常消费产生的,粉丝们即便不买网红推荐的产品,也会去线上线下的市场里挑选需要的商品或者服务,这些钱还是不会直接投入到科研建设事业中去。
恋综网红怎么就成了众矢之的?
由于正经做内容的门槛被不断内卷拔高,如今想要成为网红越来越难了。
恋综类节目是反映现代都市年轻人感情生活的优质载体,又不需要专业的才艺特长,广泛的受众群体使恋综成为打造流量明星的快车道。
近些年恋综类节目不断涌现,其中不乏优质品牌,但也频频爆出对情侣造假的质疑。
有些牵手嘉宾在节目上山盟海誓,节目后迅速分手,或者打着分享情侣生活的幌子带货捞钱。越来越多的网友对恋综嘉宾的信任感正在被迅速消耗。
在恋综情侣的狗血分手事件一次次上热搜后,网友从对分手当事人私德人品的评判,逐渐扩散到对整个恋综网红圈子的抵制情绪。
8月5日,微博甚至出现了#恋综 别找网红#的热搜。
恋综粉丝有错吗?
一个没有适度娱乐生活的人是无比枯燥的,沉迷恋综的不只有当代网友。
据野史记载“明末,词人冯小青恋看《牡丹亭》而玉殒;清初,戏子商小玲上演《寻梦》气绝而死;还有俞二娘酷嗜《牡丹亭》曲,断肠而死。。。”
从古至今为才子佳人故事上头的人不少,并不能因此否认汤显祖的《牡丹亭》是一部伟大的戏剧作品。
在互联网不甚发达的年代,贴海报、买磁带、买CD、跨越山海去追星的粉丝并不少。但那个时代流行天王们也的确贡献了无数的经典作品。
但恋综粉丝对恋综网红的依恋,既不源自恋综嘉宾的艺术审美价值,也不因为作品和才华,只是因为对节目嘉宾产生了共情。
这不是粉丝们的错,是整个社会对婚恋价值引导的缺失所导致的。
恋综嘉宾有错吗?
恋综嘉宾本来就是上节目找对象谈恋爱的,许多嘉宾自己也没有成熟稳定的婚恋观,然而在一些观众的眼中,这些恋综嘉宾却扮演着情感导师或者虚拟恋爱的对象。有的粉丝会把喜欢的恋综嘉宾的言论和意见,误认作是评判某些事物的指导思想或标准。
与恋综网红过度共情是一把双刃剑,恋综网红们填补了粉丝的精神生活,使他们在奉献中感到幸福。但在分手或偶像人设崩塌后,常常令粉丝陷入伤心和自我怀疑的漩涡。
嘉宾分手后,粉丝们或是黯自离开从此不看恋综,或者收拾心情等待下一个恋综。
他们是资本嘴里的“韭菜”,是网红嘴里的“家人”或者“姐妹”,是圈外人嘴里的“脑残”。
只有曾经的CP粉知道他们是被互联网伤害得最深的人。
而恋综嘉宾坐享粉丝红利,却不会对留下的一地鸡毛和伤心的粉丝负任何实际责任。大不了就是删号退网,靠着做恋综网红积累下的巨额财富独自享受锦衣玉食的精彩人生。
真诚是唯一的解药
某位前恋综嘉宾曾在分手退网时表示,“很幸运地能在这个年纪,明明没有在社会上做出什么成绩的时候,就能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和喜欢,我自己是觉得还担之有愧的。”这一份坦诚和清醒击中了大众的软肋,对他的离开纷纷表示理解和支持。
由此可见,真诚的人无论是恋爱或分手,线上或线下都会受到欣赏和尊重。
一个常常自省,常怀感恩和谦卑之心的人,无论他有没有上过恋综,有没有当过网红,是可以将流量和影响力输出为正能量,而不只是经济利益的。
希望那些打算借恋综博出位,真实目的是当网红挣钱的人,吸取经验教训,摆正心态,提高业务水平,不要竭泽而渔,杀鸡取卵,为了一己之私毁掉了整个行业口碑。
恋综粉丝们应擦亮双眼,不要被网红们的甜言蜜语所蒙蔽,适度娱乐,不必过分上头,不要冲动消费。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xoh.com/21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