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钠离子电池创业公司中科海钠的股东新增华为旗下哈勃投资、海松资本、聚合资本等头部机构,公司注册资本增至约3095万元。
中科海钠成立于2017年,由中科院物理所陈立泉院士等4位创始人创办,是国内首家专注于钠离子电池开发与制造的企业。
光大证券预计,2025年国内钠离子电池潜在应用场景的需求量为123GWh,以磷酸铁锂电池价格计量,对应537亿元左右的市场空间。不少投资人表示,想要投资中科海纳,还不一定能“排得上号”。
这家创业公司如何崛起?科学家创业靠的除了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靠什么?作为这家创业公司的CEO,在团队组建上又有哪些独到见解?
团队介绍
据了解,在中科海纳的创业初期,作为天使轮投资人的国科嘉和提出投资条件:必须找一个拥有产业背景的人全职做公司CEO。
在中科院物理所任职的三位科学家都不可能全职去做企业,换言之,需要找一位靠谱的,且具有企业管理经验的人担任中科海纳的CEO。
在中科海纳的三位科学家看来,科学家创业前期的信任度非常重要,团队思想要统一,靠着一股信任感和凝聚力往前冲。如果能在产业界找到彼此信任的合伙人担任CEO,这样的团队模式会被投资人认为成功率更高。
最后,他们一致决定选择中科院物理所毕业生唐堃担任CEO。
唐堃表示,当前不少科学家创业团队采用老师做董事长,其学生担任CEO的模式。相比之下,中科海钠由师兄弟分别担任董事长和CEO的模式更接地气。团队之间有话直说,相互平等,这样能推动整个团队快速成长。
这样的创业团队模式,可复制吗?
想复制,先分析。
从中科海纳的创业团队来看,主要有具有企业家思维的CEO和三位具有科研能力的领导者组成。四位创始人的主要职责内容如下:
结合各位创始人的职责内容,我们可以用T12职业优势理论进行分析。例如CEO唐堃,主要负责公司具体运营管理细节,偏向事务执行领域,也符合其职务“首席执行官”的头衔;董事长胡勇胜、首席顾问陈立泉院士和公司监事李泓,都是科研出身,因为目光长远而进入钠离子电池的百亿市场,因此他们更偏向研发策划领域,他们的职责范围也大多与战略规划、研发生产等有关。
局限于对几位优秀创业者的了解,目前只能大致分析到以上内容,要找到同样优秀的人才需要有清晰精准的“模型”。
当企业需要组建团队时,除了分析个人优势,还需要了解个人弱势。例如A员工弱势在规划、操作、事务方面的,如果他的工作职责范围涉及到这些方面相关的内容,就需要和优势为规划、操作、事务的工作搭档进行互补,以便相应提高工作成效。
一个优秀的团队除了团队间相互搭配,还需要个人与岗位之间相互匹配。例如中基层的基础岗位,可以采用工作分析法、通用模型等构建相应的岗位模型;而中高层管理岗位,则需要结合BEI访谈、人才测评等多个工具进行岗位建模,再将岗位模型与个人相匹配,把优秀的人才放到更适合的岗位上,使其优势得到更大的发挥。
唐堃表示,理想的科学家创业模式要在运营层面发挥科学家的优势,减少科学家由于过度关注细节造成对公司的影响,每个人要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是什么,最终用共同的认知去做出共同的判断,而不是让企业家的决策与科学家的决策产生冲突。
据相关人士透露,近期中科海纳正在调整内部架构,涉及高层调整。除了中科海纳,最近也有刘强东、雷军等企业一把手卸任的新闻。他们卸任以后,将由谁来接任?谁是更适合的公司领导者?我们拭目以待。
- 部分图片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xoh.com/24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