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表达中的“负面偏好”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正面引导很容易成为次生舆情的引爆点,好人好事反被恶评缠身、对人和事进行习惯性质疑和负面“开发”等剧情,仍会不断上演。因此,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舆论表达中的“负面偏好”的正面化引导与有效治理刻不容缓。
首先,新闻资讯平台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加强对舆论表达中的“负面偏好”引导工作。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两个举措可以考虑:一是平台加强精细化引导,对置顶的新闻评论和跟帖的规则要及时调整和完善,不能简单按照点赞数、跟帖数和转发数等进行置顶和凸显地位,造成故意的“负面评价”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最显著的位置,因为互联网阅读本身是一种位置优势阅读,相关研究表明,网页中第二屏的阅读者只有第一屏阅读者的37%,即高达63%的阅读蹦失率 ,位置为王是互联网阅读的铁律,而个别平台为获取商业流量,故意把一些极端的负面言论予以置顶,造成后续的网民先入为主,跟风负面评论;二是建立平台账号ID的评价积分机制,目前的账号部分平台设置了等级,但主要是根据发帖的数量来设定的,但发帖的内容和情感偏向则没有那么精细,造成部分发帖者肆无忌惮,甚至为了哗众取宠故意发表负能量的评论,从技术的角度平台可以对注册账号所有发帖的情感偏向和帖子内容进行量化计算,对评论发布以情感偏向负面为主的账号进行及时引导乃至警告,并记分处理,达到一定程度可以通过关闭评论权限甚至封号处理。
其次,主流媒体要强化“破圈”传播,打破社交茧房,破除不同群际刻板印象。破圈是一个网络流行语,但这里是指主流媒体要改变传播方式,将传播对象从社会个体转为向社群传播,突破社交茧房,将信息直接传递到圈子内部,改变圈子内的“回音壁”效应,从而让圈子内部的成员能够听到圈子外面的声音,“让装睡的人没法睡得好”,让数字部落里松动的人慢慢走出世界,主要路径是将各个圈子的共识进行显性化,重叠共识;解除“部落”中的身份枷锁及“偶像必定是对的”等偶像化误解,需求各个部落的意见共识,在整个社会范围内构建对话平台,放大优势意见的共识,建构网络空间的最大共识,破除不同群际刻板印象,美国杨采?本克勒(Yonchai.Benkler)发现了数字传播生态圈中分散各处的“基于共同体的同侪生产”(Commons-based Peer Production)这一新型信息生产方式,并提出打造一个“网络化公共领域” ,这一思路对当下的国内社群传播为主的媒介环境是一种很好借鉴。
再次,改变目前信息供给的结构,完善线上线下社会情感按摩机制,构建立体化的情绪宣泄减压阀体系。传统大众媒体时代,信息通路主要由主流媒体所掌控,为凝聚共识和团结最广泛的民众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确立了以正面宣传报道为主的新闻舆论方针,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在现实执行中往往是全部是正面报道,忽略了负面资讯供给,造成民众对正面报道产生了“审美疲劳”,最终形成了一定的逆反心态,对负面信息和评论甘之若饴,“生旦净末丑”,每类信息资讯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信息供给必须要结构化和全面化;社会运行必然会产生一些负向的情绪,需要构建完善的线上线下情绪宣泄渠道和情感按摩机制,让社会不良情绪得以纾解,而不能都转化为社会评价,带节奏地影响舆论走向,一个成熟的社会必须具有各种减压阀机制,不能让社会成员有压力无处排解,从而造成社会负性情绪郁结,只能通过“负面偏好”的评论带来一个又一个次生舆情危机。
最后,从“后真相”到“后共识”、“后治理”和“后秩序”,舆论治理必须要进行范式创新和结构转型。“后真相”并不都是不好的、消极的,后真相时代“事实真相”的唯一解释性被消解了,理论上所有的社会个体都可以参与事实真相的解释和塑造,是把对“事实真相”的解释权让渡到了每个社会个体,但问题是后真相时代应该如何处理绚烂的情绪宣泄,实现有效的引导,进而构建多元意见的最大公约数。当一个社会失去对基本价值和社会秩序的基本共识,观念传达与接受之间就会短路,其结果是,人们只能根据自己的立场有选择地相信事实,或者拒绝真相,或者相信“另类事实”,这时候重构社会共识变得尤为重要,共识不再是对事实真相本体的共识,而是人们对“真相”传播者和“真相”的表达方式的共识,即“后共识”,从这个意义上讲,后真相时代更需要构建后共识,而后共识的形成必须通过“后治理”和“后秩序”来实现,必须重构目前舆论治理的范式和手段。一是要多元意见竞争的“正和思维”替代“零和思维”,正和思维是一种增量思维,在通过正和思维创造增量的同时,要注意增量分配适度向相对弱势的意见群体倾斜,以矫正当前社群分化意见过于分散,正和思维有利于正向对冲情绪宣泄泛滥的现实,增加社会意见竞争的柔性,代替对抗思维,不断对目前的舆情治理思维和方向进行反思,不走极端化,以寻求意见的和合之道和情绪宣泄的引导之法;二是舆论引导不能片面追求“解惑”,更要追求“解气”,目前很多部门应对舆情危机的手段主要是通过发布“情况通报”,因为一发布民众就“洗洗睡了”,后真相时代,舆论引导“解气”要甚于“解惑”,必须正视舆情啸聚背后社会情绪和民众诉求,官方话语表达必须了解民众心目中的“痒点”、“痛点”、“气点”,必须直击民众心目中绷得最紧的那根弦,任何缺乏人文关怀和情感诉求的所谓“真相回应”都会被民众打上“冷漠”的标签而自说自话。
舆论表达中的“负面偏好”并不是个简单的网络偏好行为,而是后真相的舆论表达方式、深层次的社会动因、社会个体的复杂心理偏好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因此对舆论表达中的“负面偏好”的引导和治理需要平台方、主流媒体、政府部门和民众等四类主体共同合力,打造适合后真相时代舆论表达的“后共识”与“后秩序”,创新舆论引导范式,构建社会负向情绪有效疏导的良性机制,建设健康良性的社会舆论生态。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xoh.com/23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