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和刘姑娘接触的最高潮,被突然闯入的人搞砸了。培训班最后一顿为聚餐,也就是吃得好一些。因为小邹的固执,把原本的白果炖鸡也搞砸了。但是这顿饭大家感觉,仍然是吃得很好。)
小邹接过刘姑娘递上的,印有“太平公社稿笺纸”字样的纸张。还没有看清上面的字,刘已经并肩和他坐在一起。小邹心中一惊立马清醒,他注意到刘这时穿的是,小邹喜欢的开领仿军装。他还没有买手表,推断时间应该是,下午1时左右。

现在天师洞后面,朝阳洞图片
这时段长诵楼学习的人,都应该在各自房间里休息。该怎么办呢?内心世界小邹很喜欢刘姑娘,总觉得她比梅娘靠得住。他已经23岁,再过2个月就年满24年;自成年起还没有那个姑娘,如此这般地靠近他。但是另一方面这里是公共场所,任何不适当的举止都将毁灭自己。
小邹想站起身离开,坐到窗户边的桌子前凳子上。还没有等他起身房门又被推开,泰安的杨副主任昂着头走进来。杨一时见房间中无人,目光中满是疑问。忽然低头见一男一女坐在床边,他啊呀一声连忙退出去。这样把刘姑娘和小邹,二人都躁得满脸通红。
小邹轻声对刘说,我们坐到窗子边上去。然后首先把房门打开,自己坐到桌子边凳子上,刘姑娘也坐过来在桌子边的床边。现在两个正式开始讨论诗,稿笺纸上刘娟秀的字体写道:住兰芝室有感。
洞中桂花四季开,兰芝室里春徘徊。
扑鼻清香沁肺腑,情思引得文如海。
……。
突然刘姑娘掏出手绢擦眼睛她流泪了,小邹只得说改天再谈。刘擦干泪水又略为装理衣装,理了理齐胸的长发。然后叫小邹把写有诗的纸张拣好,她送给作纪念的,刘姑娘出房门离开。此后两三天,她再也没有进过这间屋子。小邹也听到培训班,这时有些人的风言风语。
小邹自己而言,“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后来他多次到青城山天师洞,想到或见到长诵楼,心中总有异样的美感。
但是刘姑娘和小邹谈话,并没有就此结束。接下来的几天,她(他)们主要在3楼公用间的八仙桌边,在三清大殿前的坝子里交谈。集中起来刘主要讲过这样一些,她已经是香积寺大队的团支部书记。刘姑娘二中时的女同学,回去就任命了职务的;有聚源公社16大队姓郑的,已经是党支部书记;还有向峨山上姓青的,是红槐大队团支部书记。
刘姑娘还说青城山天师洞,天师银杏旁边;东客堂房间的后壁上,过去有幅《吹牛图》。画面上一群光头秃顶的人,围着一头川西坝子耕地耕田的水牛。这群人各自用嘴,在牛身上的各部位,胡乱吹一气。画面上有诗云:群情相贼几宜多,刮尽民膏大地愁。国际权力谁夺得?惹人处处乱吹牛。
这幅产生于上世纪抗日战争期间,那是有人讽刺重庆国民党流亡政府当权的,处理国际民生等重大事宜不得力。游青城山的大家见了后一笑了之而已,但是文革期间被人用石灰给涂抹掉了,至今也没有能够恢复。刘姑娘肯定地说,自己能够出来参加工作,决不是乱吹牛的。
这刘姑娘还强调,如果小邹回去有什么;可以给刘姑娘写信,只是写香积寺刘XX收即行。如果有文学创作方面的稿件,也可寄给她由团支部学习宣讲。青城山距离香积寺不远,这次学习完了,小邹可以顺道去她家耍?小邹也告诉她,自己和梅娘拍拖,结果如何很难预料。

图片中间楼台下去几十米,为青城山天师洞现在的斋堂
刘姑娘表示不相信,梅娘会和小邹耍朋友?她多少知道这事。二中有对老师夫妇,都是教语文的,也教过刘姑娘。老师房门前的桌子上,摆放有养热带鱼的玻璃缸。上次马祖寺培训,刘姑娘去看望老师,见到玻璃缸里多了对黑色的金鱼。
听老师说是个倒霉人送来的,那人是县委的打字员;追他们选中做媳妇的媚儿,迟早要倒霉才算是。老师的儿子省属单位,都江电力修造厂,还是政工组的!媚儿都还看不起,会看得起他?一个穷些些的县委打字员,下次文化大革命,总要被打惨……。
小邹自己经过马祖寺、青城山两次交往,总的感觉是刘姑娘比梅娘靠得住。比如梅娘只是要小邹,带成都小伙来青城山耍,但并不交待这人来笼去脉。只此一桩便可以见到,梅娘这人厉害老练。想到这里小邹也告诉刘姑娘,自己仍然在聚源公社8大队当工作队,地点在聚源上场口,可能要国庆节或元旦节才能回县委?
青城山学习结束后,如果刘姑娘有空,可以来聚源找自己。至于去香积寺刘家?可以考虑但不能确定。但是不知为什么?刘姑娘居然没有听清,对小邹来说十分重要的;他仍然在聚源公社8大队,当县委工作队的信息。
刘姑娘还告诉小邹,她母亲是幸福公社9大队5生产队的人,现在家里还有舅舅。刘姑娘每年春节都要去舅舅家,1969~1970年也去过。那时候她15~16岁,咋没有听说过小邹?
小邹在9大队4生产队当过知青,他也知道刘的舅舅——一个姓胡的社员,因不同生产队少有来往。当年的情形她舅舅肯定不会,向15~16岁的外侄女,提及邻近生产队的知青。但这事有思想上更拉近了,小邹和刘姑娘两个的距离。
梅娘在乡下即能做到,有人介绍几十个对象,包括部队的指导员。进城又有10多个人,或者更多的人追求,这应该说是特殊现象。客观上大量女知青陷在农村,梅娘先离开农村;自身条件也好,所以追求的人也多。这时候的社会,强制推行的晚婚、晚育、晚恋,极大地压制了青年们正常生活。也为梅娘这样的人,留出太多的活动空间。
主观上梅娘这女子很会撩人,乃至于自开始就警惕的小邹,也无法抗拒精神上被撩倒。她能既不失原则,又恰如其分地展示自己的媚;从而将自己个人的,婚姻方面的利益最大化。
小邹自己本身恋爱方面缺乏经验,即梅娘说的没有耍过朋友。前面章节说了,和她交道以后会以为;女子都和梅娘一样,很难再和别的女人来往。即使对方美或媚也不容易交往,最后被性主动的女人收入囊中。女人三大本领,一是美;二是媚,三是性主动。大凡女人总有其中之一,特别是长相丑,或不正经的女子。她们才最容易性主动。一般男士也是容易中招。
小邹担心的是学习结束那天,如果成都小伙或梅娘,骑自行车到山下建福宫来迎接自己?还能去刘姑娘香积寺家么?梅娘那么第三厉害的女人,只是见到刘姑娘和小邹走在一些,可能也会不得了!也不知为什么?刘姑娘居然没有记住,小邹说请来聚源的话,她没有来过聚源8大队。1980年中她招干来县委组织部报到,在打字室见到小邹,一切都时过境迁明日黄花。
之前刘姑娘1975年,来过县委打字室。小邹这时和聚源8大队三沟小学的,民办老师韩老师耍朋友。刘姑娘自己也和城关人,下乡太平的男知青耍朋友。男知青后来招工,在灌县城关太平街的制革厂。
即使刘姑娘当乡镇书记、享受局级干部待遇;两个仍然斯守一起,从没有听说过有什么。大学扩招前他(她)们的女儿,考取四川师范大学。之前老邹1982年,上学过川师大政教系的干部专修班。刘姑娘的女儿,成为老邹的先后校友。
……。
培训班的最后一顿中午饭,宣传部、文教局、天师洞安排了白果(银杏)炖鸡。这时候的青城山陈当家,亲自从库房中端来一筲箕,当年十分珍稀的白果,搞采购的也买来几只鸡。近20~30年以来白果的价格,由20多元1斤,降至3~5元钱1斤。1974年白果(银杏)炖鸡这道名菜,小邹只听说而已还没有品尝过。因斋堂人手少忙不过来,需要人厨房帮忙,小邹被黄部长叫了去。
然后黄和李局长,要召开培训班全体的总结会,因为帮厨小邹就不参加了。小邹也用天师的电话座机,给城关财税局梅娘打了电话。说自己当天下午2时到建福宫,她表弟能否把小邹自己的自行车,骑到青城山下来?前面章节说了,小邹自己想节约0.50元,青城山至灌县的公交车费。电话的另一头,梅娘哼哼哈哈,不能听出她真实的态度。好像还答应送自行车,来青城山下的建福宫?

图中的大银杏树,为青城山1600多年树龄的天师银杏
有哲人说过有关历史的原因,要到有关历史的经济著作,而不是文学著作中去寻找。前面章节说了县委机关男青年,上世纪60~70年代找对象困难,那也是经济状况决定了的。上世纪80年代自农业生产责任制后,干部们1981年起,有了相当于两个月工资的奖金。县委机关的男青年们,找对象不再困难。就县委机关打字员来说,上世纪80~90年代都招的男打字员。他们都是和机关上的女青年,或城关另外单位的女士结婚。
现在回过来说1974年8月底,青城山天师洞灌县文学培训班,最后一顿饭的情况。这里斋堂掌灶的师傅也姓刘,时年约40岁为人很是精干。来天师洞吃饭几天,小邹最喜欢他做的油炸洋芋,酥脆可口香味俱佳。后来他在家中自己也依照做,却无论如何都做不出来。刘师傅吩咐小邹,用斋堂的菜刀,先把几只鸡杀出来。然后再帮助炒白果、去壳、去皮、掏仁,才做得成白果炖鸡。
小邹在县委伙食团也帮过厨,杀鸡一类的事也能做。他还仔细研究过,鸡的颈项下刀部位。有毛发(柔毛)、皮层、气管、血管、脊椎等五部分。下刀必须到脊椎,这样鸡们才死得快。先将进刀处的毛发去掉,然后用刀将皮层、气管、血管都切开,这样杀鸡才利落。
斋堂的菜刀很好使,几只鸡都杀完了,刘师傅忙自己活的时候也看到。他表扬小邹,说想不到县委打字员,还会杀鸡?!接着小邹用锅里烧的开水为鸡退毛,刘又吩咐先用冷水把鸡毛弄湿,然后再用开水烫,就不会把鸡的皮肉弄坏。小邹照着做几只鸡都摆弄好了,鸡身上的柔毛都显现出来。
按常规做法是要用明火将柔毛都烧掉,这不难只要火上一飘柔毛就干净了。这斋堂灶房的灶门下还有灰坑,煮饭炒菜用的枯树丫枝,厨房里堆积很多,正好用着烧烤柔毛。小邹正要操作?刘师傅制止说,白果炖鸡不能烧烤。那柔毛怎样去掉呢?
刘师傅说等会儿用帕子(毛巾),用力搓揉就会掉。这就稀奇了?小邹没听刘师傅的,他自作主张用柴草明火,将几只鸡的表皮都烧烤一遍。鸡表皮的柔毛干净了,小邹自己内心也很是得意。
但刘师傅立即叫人,把筲箕里的白果给端回去,白果炖鸡不做了。为什么呢?烤过的鸡只能凉办。小邹不清楚也不服气,他坚持要求刘做白果炖鸡?但刘说烤过的鸡汤味不纯、颜色也不正,所以只能吃凉办鸡。这就没办法小邹只好认了,他怪自己懂得太少。再后来他吃上白果炖鸡,已经是10来年后。
改革开放后有段时间,青城山曾推出自己《青城四绝》的品牌。纸盒子包装里面有:瓶装“白果炖鸡”、袋装“青城泡菜”、青城老腊肉、瓶装青城乳酒。20多元一件,这时候小邹从事省干部函授学院,都江堰市辅导站工作,有时送客他也买这《青城四绝》。
其中之一的白果炖鸡,实在是印象太深刻了。2000年后,白果炖鸡这道菜;只要喜欢任谁,随时随地都可做来吃。这时候白果既好买又便宜,鸡就更不在话下。因为饲料改进,有配合饲料的作用下;一般仔鸡3个月长大,过去则要1年以上!猪只也是一样,配合饲料喂养之前,仔猪到肥猪到400天左右。配合饲料喂养之后,仔猪到肥猪只要100天左右,即电视广告中说“三月肥”、“四月肥”。
……。
中午时分斋堂里的,5桌饭菜都准备好了。今天的游客不多,即使有另星游人,也都吃零餐。黄部长和李局长,召开培训班全体的总结会结束。参加学习的20多个人,都跟着黄李二人来到斋堂。天师洞的管理服务人员,包括道友们另坐2桌。陈当家、魏老师、刘师傅都入席。共有5桌人吃这顿饭。
小邹通过打印县委统战部的文件,知道青城山道家的数量。建福宫、天师洞、祖师殿、上清宫、玉清宫、圆明宫合计一共。1971年为28人,1972年新招收10人,合计还不到40人。当旅游季节到来之里,庙宇上必须请临时工
所以青城山几座庙宇上,餐饮、住宿、卫生,几乎都是临时工,现在行话叫打工的。改革开放后青城山宫观、庙宇兴修,道众也增加不少,但已经不是本小说探讨的了。1974年8月中旬这时,天师洞斋堂里。文艺培训班的坐3桌,小邹和黄部长、李局长坐一起,刘姑娘另外坐一桌,一共5张桌子都坐满了。见到桌子上的凉办鸡,黄部长、李局长都发问,说是白果炖鸡?咋个变成凉办鸡了?小邹只好承认,是自己把事情砸了。
这时刘师傅发话,替小邹圆场解窘,说凉办鸡才好下酒?陈当家看着黄部长、李局长,说是自己去拿点酒来?李局长问现在东西很不好买,你那里来的酒?陈当家说青城山道家,出去办事人家都要认账。买啥子都得行,烟、酒、糖都多少有一些。

无人机拍摄,青城山天师洞图片
黄部长讲话,开始说过不喝酒,既然刘大师傅要喝?就请陈当家拿点乳酒来,结算的时候由培训班出钱。陈当家麻利地步出斋堂,只一会儿就有另外的道众,和陈一起抱来5瓶青城乳酒。这时候的青城乳酒颜色发白,和现在世面上的《洞天乳酒》不一样。喝下去的感觉么?好样都差不多。
乳酒的度数不高,5张桌子每桌一瓶,男男女女都喝了一些。小邹也是第一次喝乳酒,他注意到刘姑娘。只喝点点乳酒就脸色绯红,样子立马出现不一般的美丽……。杜甫诗:
山瓶乳酒下青云,色味浓香幸见分。
……。
现在因为培训学习,就在青城山上喝乳酒,小邹同样也是“色味浓香幸见分。”(山居)……。杜甫诗:
山瓶乳酒下青云,色味浓香幸见分。
……。
现在因为培训学习,就在青城山上喝乳酒,小邹同样也是“色味浓香幸见分。”(山居)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xoh.com/3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