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单田芳先生评书《大明英烈》里,马娘娘带着驸马韩金虎到前线。自命不凡的韩驸马,处处都想出风头,年轻人争强好胜本来也是正常不过的事情。性格有缺陷的韩驸马,让大明官二代常茂、朱沐英、丁世英等非常不爽。常茂临阵把韩驸马扔给强敌,韩驸马遇到受重伤的田再彪,不仅不救而且准备落井下石报私仇。如此常茂和韩金虎的仇算是结下来了。常、韩之仇是新生的皇族和开国功臣的仇。

蒙元投降,大明统一天下。朱元璋回到燕京皇宫,不知道是军师刘伯温搞事,还是刘伯温预感君臣长期积压的矛盾,在外患消失,风雨欲来风满楼,将有更大的暴风雨来临。
刘伯温对外宣称自己有病,悄悄给常茂等官二代说,治疗他的病需要凤发龙须做药引子。谁有凤发龙须?当然大明皇后和皇帝有了。
常茂等小将安排小矬子徐方进宫盗凤发龙须,他们这些功勋小将根本没有把皇帝皇后当回事,我们找你要你不给,那只能半夜趁你睡觉偷了。
如果朱元璋知道了,一定不敢睡觉。他们竟然想偷偷潜入皇宫,从我嘴巴上割胡须,如果想割我这个龙头,那也是顺手的事情了。
徐方潜入皇宫盗凤发龙须,遇到马娘娘和朱元璋密谋毒酒害忠臣。马娘娘给朱元璋理由很充分,常茂和胡大海这些功臣,对皇帝一言不合就跳起来,说翻脸就翻脸,皇帝当起来真委屈。
在《大明英烈》把太子朱标黑成一个猪头獠牙的傻子,没有任何主见,让朱元璋很讨厌。如果不是嫡长子,可能就会立朱棣为太子。

傻儿子是朱元璋的软肋,他担心自己百年后,软弱的朱标根本驾驭这些骄兵悍将。朱元璋就同意马娘娘的计策,设宴邀请最难缠的常茂十八个官二代。
徐方得到消息,回去告诉刘伯温和常茂,常茂第一时间就跳起来要冲入皇宫杀马娘娘。刘伯温开始运筹帷幄,让常茂去赴宴不要喝酒,偷偷带回部分御酒样品,以待以后打官司。
刘伯温本来只想敲打敲打朱元璋,让自己扶持起来的皇帝,不要挣脱出来自己的控制。谁知道事情发展也超出他的预想,让大明功臣陷入灭顶之灾。
常茂十八小将赴宴,刚把酒拿出来,常茂就迫不及待闹场,拿着“毒”酒硬灌韩驸马,酒壶打碎,韩驸马逃出宴席。说酒壶打碎,洒落的酒挥发强烈的化学反应,这时候没有任何人记录这个证据。
常茂、田再彪、于皋十八小将带兵包围皇宫,大肆杀戮和打砸。朱元璋带你太子朱标出现宫墙上,死活不承认有毒杀功臣的行为。
这时候,刘伯温应该出现调和,调查事情的真相,让双方都有一个台阶下。如果常茂杀死朱元璋,恐怕刚刚统一的大明天下,可能重新陷入混乱和分裂。
双方谈不拢,蓝面瘟神于皋箭射朱元璋,朱元璋一闪身,太子朱标立即被射而死。
这场大明统一天下之后,第一次逼宫事件,让太子丧命。朱元璋让自己的姐姐出面调解,刘伯温这时候才出现安抚常茂、常茂退兵让事件没有真相只有血淋淋结束。
不是所有人都站在上帝角度了解事情真相,可以说以后各自解释各有道理。
个人认为这个事情有疑点:
大内戒备森严,徐方有没有进入皇宫,有没有听到广西皇后的密谋?
徐方说的只是一面之词,他也不敢公开自己曾潜入皇宫去盗取凤发龙须。不论他说的真假,都没有人真假,这件事只有皇帝、皇后和徐方知道。
刘伯温和常茂不需要辨别真假,他们只需要一个闹事的理由。

马娘娘说韩驸马准备的是慢性毒药,喝了一阵发作,一阵没事情,过了几天才能毒发。为什么常茂灌韩驸马酒的时候,会出现强烈的毒酒挥发的化学反应?这是让皇帝无话可说的证据,十八小将中竟然没有任何人来保存。
性格暴躁的常茂只是闹,根本没有要杀皇帝。为什么于皋突然出手箭射皇帝,而导致太子身死?谁在背后指挥于皋?
常茂带几百人包围皇宫三天,燕京城内的军队、将领、大臣很诡异地神隐,就等禚看皇帝的笑话。
事情不了了之,刘伯温、常茂根本不去考虑,朱元璋作为皇帝,死了太子,失去颜面,以后会不会疯狂报复。
个人认为,这是刘伯温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政变。说书人只是从徐方角度述说他看到的听到的,这时候毒杀功臣是莫须有的指控。从公开的证据,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朱元璋马娘娘犯罪行为,没有证据就说明这事情不存在。
事情表面得到解决,君臣的感情彻底破裂。如果说朱元璋诛杀功臣之心还在犹豫,或者根本就不存在。经过这事情,儿子死了,自己的命也可能随时被这些无法无天的小将拿走,他如果不采取行动,他就不是朱元璋。
刘伯温以为没有什么事情了,陪朱元璋游武庙。朱元璋指着张良骂刘伯温,刘伯温深感大祸临头第二天辞官还乡,把自己留下的残局交给其他功臣。
现在我有点同情朱元璋,所有的功臣都希望他做一个傀儡皇帝,不顺从就是昏君。以后朱元璋不陪他们玩了,直接挥起屠刀向自己的老战友。刘伯温继续以世外高人潇洒自在,朝堂已经血流成河了。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xoh.com/3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