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个团体
他们一直默默无闻奋战在狭小的实验室
24小时不间断高强度超负荷工作
他们的工作是实现阳性清零
疫情防控取得胜利的关键之所在
……

2月21日晚武汉发布官方通告新增4例核酸检测阳性,晚8时检验科PCR小组就召开线上紧急会议部署安排相关工作,晚10时,增开的第四批次小组人员已就位,并确定好第五批次接力人员。在通告发布前疫情常态化的情况下,PCR小组会设立三批次人员负责每日的核酸检测工作,每组两人负责从标本接收录入、配置试剂、手工加样、基因扩增、补充耗材、审核结果到最后的高压灭菌环节。
增开的第四批次的两位组员从21日22点工作到22日5点,第五批次组员紧接着从家中赶来接棒上阵,持续到中午12时下班,之后的队员们继续接力,24小时不停歇连轴转。



相较于他们在通告发布前的日常,比如院内常规核酸采样点检测、全院医护核酸检测、接收核酸外采的标本这些工作,突然骤增的标本检测量,无疑给组友们的工作和身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但他们发扬了吃苦耐劳无私奉献、敢战能战战必胜的团队精神。

有的队员上完日常检验岗还要接着去PCR小组岗,连上12小时班,第二天还得熬夜上夜班;有的在对标本进行处理后,眼睛疼,腰疼得直不起来,手抬不起来,开盖子开到手指起泡流血;还有的队员生日都没过成,带着感冒从事核酸检验工作。
大多数人不清楚核酸检测的过程,以为就是将标本放在仪器上检测,很快就能出结果,其实不然。组员们每天都需要穿戴一身装备,在负压环境中工作4-6小时,标本多时,整个实验要8个小时左右,涉及到标本,试剂,耗材准备,信息录入,还有医废消毒和结果审核报告等众多环节,除了提取、扩增由仪器完成外,其余步骤全都由人工完成。




为避免出错,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一管一管的手工加样;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装备,期间不能吃东西、喝水、上厕所,有时甚至会产生缺氧的感觉。每次的检测工作从穿防护服到废物高压灭菌,没有一名队员抱怨、退缩,他们严格遵守实验流程,只求尽快发出准确的检测报告,在这些过程中,可能新的一批标本又来了,又要开始重复工作。


对人们来说,一份“阴性”的核酸检测报告,不仅是通行证,更是定心丸。这些报告的背后,是医院PCR小组成员们的坚守。虽然他们身处密闭的实验室,没有直面患者,但他们却是离病毒最近的人,是疫情处置的“排雷兵”。
从21晚增开的第四批次直到现在,医院PCR小组迎难而上,共检测11078管。他们夜以继日争分夺秒,默默无闻燃烧自己,向医院PCR小组致敬。
2月22日受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有限公司的支援请求后,健康服务事业部一行10人前往武汉,于23日上午8:40在四院本部、九部、人才公寓开展了全员核酸检测,两两一组共5组,12:30结束工作,共采集2066人次核酸。现场秩序井然,配合默契,有力地保障了国防军工事业。



除此之外,高新区槐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今日共派出6名医护人员,在本部和闵集高庙社区葛洲坝集团中国能建公司采样420人次核酸。临空区闵集乡卫生院的医疗队5人,从8:30-17:00共采样570人次核酸。有力地保障了企业用工用产和人民群众的安全,彰显了航医担当。




湖北航天医院
文:贺欣雨
图:检验科、健康服务事业部、王霖、王思改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xoh.com/2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