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新商业,三个字一个都不能分开。
这段时间,我有一个越来越清晰的预判,就是新商业的物种在大量“涌现”,新商业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新的商业逻辑也越来越清晰。按照腾讯马化腾的说法,未来一定是一个全真互联网。那么,发现找到这一波的新商业的创业者,研究他们的商业模式,了解他们的核心战略,推动和赋能他们的成长,就是任小东新商业俱乐部核心要做的工作之一。老罗说,每年要立下来一个Flag,谁不是靠Flag成长呢。
|Flag:陪伴1000个新商业创业者,共创战略增长。
扯远了,说一下近段时间的事情。
我发现了一个爆红的商业现象:零食很忙。

—02—
零食很忙,爆红。
零食很忙爆红到什么程度呢?
|像素级别的抄袭
其创始人告诉我,光律师事务所今年立案打假的“假零食很忙门店“赚取的佣金,就是上百万,行业据说有几百家在抄袭,复制,关键每家还赚钱。

任老师,你说气人不。
我大笑,这是好事啊,当年周黑鸭和绝味,不都是因为大量抄袭的人进来,赛道才火的嘛。
在零售很忙的基地市场长沙,零售很忙大概有300多家门店,三年时间从0到1,2020年一年就做了10来个亿GMV.
前期从来没有对外公开过加盟渠道,加盟主要靠内部员工和前期加盟商口碑推荐。
关键是加盟费还很贵,5+3模式(5万加盟费,3万保证金),更加关键的是,加盟商还要排队抢名额。更更更关键的,加盟商交了加盟费后,还要像小媳妇一样被严苛管理,考核,稍稍做不到制定的经营指标和管理规范,就会被淘汰,被关店去整改,去学习,加盟商还心甘情愿。
有点xx虐我千百遍,我待xx如初恋的感觉。
其创始人,当87年的宴周跟我展示这些细节的时候,我感觉他跟74年的兴盛优选的岳总很相像。
|从来被抄袭,一直未被超越。
为什么?

—03—
零食很忙的逻辑
我不蠢,他们也不蠢
——零食很忙创始人宴周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 谈到出身和创业
87年的宴周跟我是老乡,我们两家居然只隔开了一个镇,都是在湖南汨罗一个小乡村长大。
做了8年的房地产的销售,然后就自谋生路开了一个小零售店,启动资金只有十来万,第一个店只有四五十平米。
自己一个人跑市场进货。“我能对200多种的零食的各种价格,产地,工厂,货源了如指掌”彦周告诉我,“至今我还管着采销,所有产品我都要自己尝试一遍”。

宴周说:
我做8年房地产销售经理期间,三秒钟我就能判断进门的客户有没有购买意愿。房地产的经历,让我对销售,市场策划,门店位置有了清晰的判断和手感”。
我很少在外学习,也没有在大公司打过工,我主要是看网上的一些视频学习,特别是一些创业者的短视频。我也没做过零食,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我对于经销商,价格,厂家,门店形式等,完全是0基础”。
可是我不蠢,我自己做,自己看,自己思考,正是我我没有包袱和负担,我完全不按照长沙老8家的思路来(此处指小嘴,索味,戴永红,零食满屋等),也不按照行业的思路来(此处指良品铺子,来伊份)。
我主要跟我小学同学和前同事在一起创业,我们都不是这个行业的。

- 谈到公司管理
宴总,采销腐败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发现一个,采购开除,供应商取消合作”。
“我是货到付款,没有账期。”
“禁止任何宴请和礼物”。
宴总,门店管理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他直接给我演示了一个正在进行中的寻店系统,通过门店高清摄像图,能实时对所有门店内进行“云巡店”,设置了5个KPI指标,我一看,这个KPI很简单嘛,什么【商品陈列】【门店卫生】【购物体验】【服务意识】啊,补货啊。
“对,就是要通过简单的管理,让所有门店做到基本的经营思路贯彻,后续再具体来做某一个重点指标的考核”。我给彦总介绍了智能管理,AI助手,动线管理,消费者标签等模块的强化思路,彦总回复我,“先搞个最简单的”。
宴总,管理分工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目前三个创始人各自分管一块。
确实在高管团队上比较缺,行业也很缺这块的人才。
但是,你要相信年轻人,给他们机制,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我们员工的年龄平均24岁,明年如果他们干得好,其中的特别优秀者我准备每人奖一辆10来万的车。要相信现在年轻人的创造性,他们很聪明,很勤奋,我这里没有外聘的职业经理人,中层全部都是一级级地干出来的。
- 谈到公司战略
宴总,什么是零食很忙模式?
“一开始我们就做到了合规,所有供应商都必须要有票,目前我们可能是全行业中最合规的公司。”
“实际上,从我创业开始,我就在判断行业的阶段,任老师你看,从当年的老婆大人,良品铺子开始,我们这个行业经历萌芽期,高速发展期,成熟期,目前正进入了细分垄断期,零食很忙做的是细分市场,绝对不是折扣零食,不是低价模式,我们是盈利的,通过这几年发展,我们账上躺着几千万现金。我又不分红,我们把赚的钱全部又投入进去”。
对,要基于场景细分,圈层细分来思考用户价值,我补充了下。
“别人家的零食店走的高端路线,或者差异化路线,那是做在做中层和高层客户,这个群体虽然客单价高,企业毛利高,但是只占20-30%的人群,我们做的是70%的普通人的生意”
对,让人民群众有享受零食自由的权利!我开玩笑。
“低价不代表低质,我要找全中国最好品质的工厂,跟他们共创,做OEM和ODM”
“我们给员工买了五险一金,我们是xx区的纳税大户,我们做了很多社会责任担当的工作,这是我们的社会责任感,我不想仅仅把零食很忙做成一个生意,卖给资本,套现离场,这是生意人思维,我希望是一群人的共同事业,我们是一家社会责任公司”.
“现在消费者很聪明,甚至很精明,不要糊弄他们,不要搞会员,不要搞促销活动,从源头开始,直接让利消费者,克制住自己对利润的追求。”
“我不蠢,年轻人也不蠢,消费者也不蠢”。
“我是一个很认真的人”。
这两句话是宴周总在跟我4个小时的交流中反复提的口头禅。这是一个创始人对自我,对团队,对消费者的认识。

—04—
任小东笔记摘录
跟零食很忙的创始人宴周畅聊了一个下午,双方都聊得很嗨,很愉快。
我试着从各个角度质疑,我笑着说,我可是把全国类似的模式看完后,最后一个来看他的。他也不客气,很直接,直接怼了我几次,但是我很服气。
比如说,
|管理者思维
什么是管理者思维呢?
我的理解是惯性思考,有清晰的界限感,我们习惯了制定清晰的目标,然后层层分解。我们习惯了要让公司正规化,制定规章制度,SOP,科层制的组织架构,我们习惯了相信大厂的职业经理人。
只要进入到这一类思考的领域,开车的就是创业者的惯性,而不是创业者的思考了。彦总跟我说,外面的人看零食很忙,是风光无限,他看起来是千疮百孔,但是没关系,用业务驱动管理就好。找增长,立正论,只要坚持用户思维导向,去思考整个经营管理的闭环,然后用互联技术这个工具去达成自己的目的。
|一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创始人的战略预判
从行业周期,商业周期和企业周期的几个维度,去思考变化的外界环境,消费者,供应商这几个关键角色目前是什么样的痛点,需求,通过自己具体去做一家店来跑通模型,比如零食很忙的关键变化在第十家店开始(PS:东哥私董会成员判断是其第30家店开始)
形成战略预判后,要在战略优先级,企业人力布局,业务布局,门店布局,新零售的基本形式,管理政策,经营政策上形成连贯性的运营活动,要爱憎分明。

东哥总结:
1、大冲突激发大需求,大需求酿成大趋势,大趋势带来大机会,大机会催生大人物,大人物创造大产品,大产品汇成大时代!
2、细分零食赛道会迎来高速成长期,根据MOB研究院数据,整个赛道大约5000亿人民币,中国人均零食大概在2.2千克,美国世行是13千克,跟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还有5倍的增长空间。正餐零食化,加餐零食化的趋势进一步明显。零食很忙作为这个领域的头部成长选手,三年时间跑出了十来个亿的速度,从全国层面来说,至少还允许3-5家的同类型选手出现。零食很忙不完美,但是其底层逻辑值得所有新商业的创业者借鉴思考,其创始人宴周的思考维度很高。
3、未来的整个商业形态,生态都在重构,谁是下一个新物种,谁会在下一个商业生态里成为主角,谁的成长不是媒体吹出来,不是靠互联网巨头和资本等大资源砸出来,而是靠自己长出来,谁就是下一代的零售之王,品牌之王。
4、国家层面,最新的动向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调节杠杆,正一步一步地成为“公平优先,兼顾效率”,那种靠垄断地位带来商业生态红利吃干抹尽的经营行为,变成了过街老鼠,那种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还了。
这是创业者和创新者的春天。
不要模仿,不要抄袭,坚持做基于顾客价值做创新的事情。
新商业的大江大海,一定也会水大鱼大。

— END —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xoh.com/17810.html